太阳成集团 > 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本报讯 一条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生产线,机械并有序的控制着产品的加工流程,学生们只是在电脑前操作着鼠标。这是日前记者在太阳成集团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看到的场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不仅是与企业同步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工业产品,还有深受外企欢迎的经过精雕细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银领”人才。
苏州工业园区的外企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员工”,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便主动适应这个需要,将先进技术培训作为办学特色。学院与园区70多家著名的外资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学院专业设置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学生培养规格取决于企业用工需求,学校日常管理遵循企业标准。学院现有的20个专业中,机电一体化、精密加工、磨具设计与之制造、工业电子、现代通讯工程、计算机网络、微电子等7个专业的学生占全校的91%,与园区产业结构相吻合。
学院专门设立了主要由外企高层管理人士组成的“学术咨询与课程开发委员会”,通过定期走访企业、举办“外企老总讲坛”等方式,掌握外企技术发展和人才需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学院还借鉴国外先进的职教模式,全部实行小班教学,每班24名学生,保证学生能有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以及教师、同学相互交流和讨论的空间。
在教学环境上,学院借鉴“教学工厂”的职教模式,建立综合科技教学环境,将理论学习、应用模块和工业项目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并按照工业流程或技术发展的过程设计安排实验室的布局,尽可能缩短学习与应用之间的差距。
在教学管理方面,学院大胆创新,采取网络教学、集中辅导等柔性教学方法,把班级教学延伸到学习实习的工厂和宿舍。学院先后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十几所高校合作办学,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选修国外大学的课程获得双专科文凭,或选修相关学校的本科课程。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6年来,学院为社会输送了5届共计1214名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7.1%,其中,约82%的毕业生在苏州工业园区内工作。猜你喜欢
- 搜索
-
- 10-25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IVT学生留校工作机制,国内多家媒体转载———《高职生成功留校:自信和经验可弥补》
- 04-19《苏州日报》小火车背后的梦想故事
- 03-21《苏州日报》:IVT若水书院-梦想的孵化器
- 09-11人民政协报——校企合作要建立在“平等对话”基础上
- 06-23苏州日报——古罗马与汉代服饰 在苏州“同台秀”
- 06-18苏州日报——苏南全球创客大赛 招募200个团队
- 06-09太阳成集团一场校园招聘会 引发数家媒体刷屏
- 06-08光明日报——光明网:校园招聘企业开直升机“抢人”
- 06-08中国青年报——直升机“空降”高职校园争人才
- 06-05扬子晚报——高大上!直升机空降高职校园招聘会
- 04-19《苏州日报》小火车背后的梦想故事
- 08-03《苏州日报》整版刊载单强院长专访:让授智超越授能
- 10-25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IVT学生留校工作机制,国内多家媒体转载———《高职生成功留校:自信和经验可弥补》
- 03-21《苏州日报》:IVT若水书院-梦想的孵化器
- 09-11人民政协报——校企合作要建立在“平等对话”基础上
- 06-09太阳成集团一场校园招聘会 引发数家媒体刷屏
- 05-29《新华日报》—毕业生10年后超过80%都成老总,高职“牛校”办学有秘诀
- 05-21《中国青年报》—刘晟晨:“快闪”让大学生活crazy
- 06-05姑苏晚报——校园招聘企业开直升机“抢人” 制造信息类“粥多僧少”
- 04-23《中国青年报》:一场校企“抱怨会”不经意间触及“回归教育本质”问题
- 标签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