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 在校学生 | 教职员工 | 校友 | 考生与访客 | 合编辑   

太阳成集团 > 资讯中心 > 学院资讯 / 正文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园区科技发展的未来引擎

halker 2009-05-25 学院资讯 0 评论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未来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的引擎,将带动288平方公里的产业升级。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局局长张东驰如是说。
        
苏州工业园区在奠定基础的初期发展阶段,以引进国际先进制造业为主,科技的发展相对其他区域不算很早,2000年开始建设国际科技园,吸引中小企业和留学生创业。但苏州工业园区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对配套的人才培养具有超前的意识和独到的举措,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为了适应外商投资企业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园区于1998年即创办了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全面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和管理App,以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企业化管理为运作模式,以用明天的科技,培训今天的学员为宗旨,以教学工厂为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与园区外企建立了紧密的关系,输送了1万余名优秀毕业生,被外企誉为培养灰领人才的西点军校’”,成为园区独特的投资环境。学院在本土创新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模式,作为唯一的非公办股份制学校跻身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
        2002
年,为适应投资者对研发型人才的需求,园区在美丽的独墅湖畔规划了11平方公里的高教区,主要吸引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及其科研机构、打造区域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入驻高教区办学的已有中科大苏州研究院、人大国际学院、南大苏州研究生院、西交大苏州研究院、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大学、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所中外合作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和园区于去年创办的我国第一所App与服务外包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3.4万人,年培训规模达2万人次。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因发展需要,也在规划搬入。
       
经过7年的发展,已建成科教载体近200万平方米的高教区,从单一的高等教育进入到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综合发展阶段并更名为科教创新区。区域还集中了200多家科技企业,4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院士领衔项目,以及占园区70%以上的各级领军人才;开展海外合作45项,专利申请去年达到302项;初步形成App及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动漫游戏等支柱产业。
        
位于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西南部的生物纳米科技园,已建成7万多平方米孵化基地及2万余平方米的独栋式研发楼,已有80余家研发企业入驻,约70%为海归人员创办,博士、硕士生占员工的40%多。向记者先容情况的管理人员认为,集产学研为一体,推进综合发展,是科教创新区的特色,可以促进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园区的公共平台协作共享网一网打尽各类平台和实验室的服务功能,方便科技企业使用。企业技术可以依托大学合作,而大学的研发成果可以与企业对接,企业又可以成为大学生的实习基地——如生物纳米园就已成为苏州大学学生的实习基地,利物浦大学近期将安排英国学生来实习。而区、园管理机构,扮演的是牵线、推进、鼓励的粘合剂角色。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